小資族注意!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,用【前景理論】教你自製「儲蓄+投資」勝利計畫!

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…

你會如何抉擇 只有一次的機會?

無論是選擇工作,賣出自己有限的時間;又或是思考節儉五年,存下來的 $100 萬如何投資,很多時候,我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,被迫做出只有一次的抉擇。

試想看看,假設今天你有一百萬元的閒錢,有一個投資機會,有 80% 的機會,獲得翻倍的 $100 萬收益;另一方面,有 20% 的機會賠上 $80 萬元,你會接受嗎?

也許你可以應用投資常聽到的「期望值」概念,把「機率」乘上「損益」,也就是 〔$100 萬 X 80%〕+〔-$80萬 X 20%〕,得出來的答案是 $64萬元獲利。看起來期望值是不差的,但這樣的算法只考慮到財務數字,而忽略了「心理帳戶」的巨大影響!

萬一真的最慘賠上了 $80 萬,大半財產全無,對外人來說,可能會很客觀的用財務的角度,跟你說:「想開一點啦~再賺就好啦!」但對你自己來說,一定會把這大筆錢,連結到你自己的人生,也就是:「這可是我花了 5 年的青春,存下來的錢啊!」因此我們在決策時,可能需要一個把「心理帳戶」也衡量到的工具!

介紹 2002 諾貝爾經濟學獎-

「前景理論」如何應用在人生關鍵抉擇?

「心理帳戶」比「財務帳戶」還要脆弱許多,但我自己也是今年才慢慢了解他的重要性。想想看,我們如果損失的一萬元,可能會自嘲說當捐公益;但如果今天生活只要遇到一丁點的不開心,例如限量的商品排到你剛好賣完、或公車從你眼前開走,就足以被稱之為水逆橫行,讓你久久開心不起來!

「前景理論」就是分析人的感性!

過去的財務與經濟學,都假設人是理性的,但「前景理論」點出真實的情況下,人類對於賺錢與賠錢會發生「不對稱的心理效用」,也就是賺個一百萬,與賠個同樣一百萬,心裡承受的歡喜與壓力,是不等比例的天差地遠!這也是為什麼書店這麼多…儲蓄或投資的成功理論,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,因為鮮少人把心理狀態納進決策。

案例探討:投資朋友的咖啡廳當老闆

假設你有閒錢 $100 萬,而且有份年薪 $70 萬的正常工作,每個月規律定期定額投資存退休金,堪稱衣食無缺的 80 分人生,一年還能去日本旅行一趟。你把這筆閒錢,放在約 3% 的外幣定存,三年後預計拿回 $10 萬元,把賺的錢拿去當老婆未來的高級月子中心花費。突然,你的朋友邀請你入股合開一家咖啡店…

他跟你說三年可以賺回…

一倍 $100 萬翻倍獲利!

這不僅打開你的老闆夢,也幻想到未來可以讓你換一台休旅車、裝潢一次住家而不是 IKEA 的特價現成品!當你陷入錢當然越多越好的迷思,回去跟你的家人分享這個「好消息」,但通常會發現所有人都說這是個「壞消息」!

然後你開始冷靜下來,如下圖這樣,不再只考慮到平行的獲利,而是把垂直的心理因素考量進來,意識到你原本就擁有 80 分的人生,就算三年後真的多賺了百萬,讓自己買得起奢侈消費,你的心情指數可能最多也才上升到 95 分,而且可能只擁有瞬間的開心,因為這種奢侈消費通常在獲得的下一刻,就會充滿失落感!因此多數的富人,你會發現他們不僅非常摳門,也注重「體驗式消費」(參見此篇文章:體驗式消費)

然後你才意識到,應該也要去了解潛在虧損的情況,因此你去問了你的朋友…

通常你的朋友 都沒想過虧損!

而且會叫你別「烏鴉嘴」…

但你說最多只能承受 $20 萬的虧損,這筆錢頂多是未來…摸摸鼻子跟老婆說扣下自己的娛樂費。但想找你合夥的人,很少在談虧損這件不吉利的事,例如若生意一開始就不如預期,裝潢費、租金押金、設備、原料進貨費、籌備人力成本…這些都是收不回來的成本,況且如果你是未過半的小股東,想退錢的話權力也不夠,幾乎是不可能全身而退!

因此你研究一下,發現最慘的狀況是賤價把股份轉給其他股東,虧損 $80 萬! 而你的朋友要你明天就給他答案,失眠一整夜的你,想到如果損失這麼大一筆錢(唯一的閒錢),不僅要再花 3 年存回來,原本的數十萬的利息收入也沒了,想到這裡讓你心都涼了…若真有那一天,你應該會勞心費神的與合夥人爭討僅存的 $20 萬,還會花上半年以上時間來撫平心靈,相信當時的心情應該是跌落谷底的 10 分!

結論:賺大錢只讓你開心多15分;賠大錢卻讓你跌到剩10分!

若我們把 賺錢 與 賠錢 的情況,都整合在一張圖,你就會發現:

(1) 賺 $100 萬的情況下:你的預期心情可能不會開心太多,畢竟也不是讓你馬上退休的大錢。

(2) 賠 $80 萬的情況下:如果只單純看平行的數字,賺百萬讓你開心 15 分,那相反賠快百萬,在外人來看,應該也只是減少 15 分吧;但真實情況,卻是可能讓你急速跌落谷底的 10 分!

經過分析,你目前無法承擔這樣的投資!況且遇到不順的情況,你也沒有足夠的權力介入經營來改變。而這一系列將「財富」與「心理」連結的分析,就是「前景理論」的實證應用!介紹給大家。

思考看看:對於好到異於常理的條件,務必保持懷疑的精神。

我因為 2019 下半季,都專注在撰寫「儲蓄」的議題,也成功每個月多幫自己多存一萬元以上,深深體會到「如果你連簡單的儲蓄都無法管理,那風險更大的投資,是不可能做得好的。因為你連自己能承受的最大虧損都不了解!」提供以下「儲蓄」的思考點:

(1) 減少支出:你有算過,多少錢是你最舒服的預算嗎?(點我看文章:圖像化預算管理)

(2) 增加收入:如果你被挖腳,你有了解過,多少錢是你的市場合理價值嗎?別忘了有時薪資高的離譜,也會存在相當程度的陷阱與犧牲!

*本文靈感整理來自「第四類投資模式:從人性與金融市場的互動與碰撞,洞察獲利勝機」,第151頁 

想看更多關於儲蓄的真實故事嗎? 

👇 歡迎加入FB臉書 追蹤四分衛 👇

*本文僅為心得感想 教學用途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