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做家事是誰的責任?
根據Pew Research Center的一項調查,家事問題居然是「夫妻關係重要性排行」榜第3名,前兩名則毫無意外是婚姻忠誠度、與性愛。
老實說,我自己最近也遇到這樣的問題,才開始想了解到底出了什麼錯!我們婚前雖然一週曾經同居幾天、但衣服還是能丟回老家洗;婚前自己的家當們還堆在老家、想怎麼擺沒人會理;婚前沒家庭財務壓力,天天吃外食爽爽、也沒有洗碗問題。
倒是結了婚,做家事居然成了問題!例如、彼此的價值觀不一樣,女方龜毛到地板有頭髮就想掃地、男方覺得等到看不舒服了再說,生活愜意比什麼都重要。
結果,價值觀不一樣就成了吵架的源頭,一堆待辦家事等著誰來做,「那好!家事一人一半輪流做,公平吧!」
我也曾經這樣提議來解決問題,曾經提過所有家事大家輪流每週換,看似公平,但真的是這樣嗎?
二、做家事怎麼分配才公平?
經過觀察,你是否會發現家庭中往往會出現一個人超會做家事、另一個人往往只有被念的份!雙方都不好過~壓力爆大~~
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身為經濟系出身的我無聊去翻了一本書「小倆口經濟學」,裡面有個很好懂的應用工具叫「比較優勢」我超喜歡,整個解決了做家事分配的壓力~
我們先舉個案例比較容易懂,例如我們家最繁重的工作有打掃、煮飯洗碗這兩件事,然後我跟老婆每次要花的時間大概如下:

從上面這張表看來,老公我就是個家事廢渣,反觀老婆精明能幹,每樣家事都有「絕對優勢」,做起家事就是省時有效率。
但雙薪家庭需要夫妻共同經營,總不能都不做家事、讓另一個人累掛,那如果我們按照「一人一半輪流做」公平的來分配家事,我們假設一週每件家事就都各安排3天輪流做,那我們得到的兩人花費總時數如下圖,老公每週花了480分鐘、老婆則為225分鐘,夫妻總共花費了705分鐘在做家事。

三、那為什麼一人一半輪流不好?
那我們接下來換另一種分配方式,老公我雖然兩件家事都做不好,但相比起來,煮飯是相對花我比較少時間的家事,也就是相較擁有「比較優勢」的事情,所以就嘗試讓煮飯都交給我負責,一週煮六天的飯(剩下一天休息不做家事),而老婆全權負責她擅長的打掃,結果如下圖:

結果第二種「比較優勢」方式相較上一個「輪流」版本,老公每週從花了480分鐘大幅下降到420分鐘、老婆則從225分鐘下降到180分鐘,花的總時數從705分鐘降到600分鐘,整整少了105分鐘,兩個人做家事的時間同步減少!
而我實際用了「比較優勢」來實驗,其實除了省下時間之外,做家事的心情也同時被影響,因為老婆做的是自己擅長的打掃,每天就像是整理自己的心靈一樣,心情神清氣爽、看什麼事都開心;而我至少也是做我相較擅長的煮飯,成果也不至於太差,除了不會被念之外、做起來也比以前還有成就感呢!
總結:比較優勢的基礎概念就是「每個人都有他比較擅長的事」,透過做彼此相較擅長的事情,這種分工合作就有機會取得雙贏,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價值呢!夫妻彼此肯定、才能一起快樂得走下去~
四、本次推薦好書
◾ 書籍名稱:小倆口經濟學
◾ 作者: 寶拉.舒可蔓、珍妮.安德森
◾ 出版社:時報出版
◾ 去哪裡看:本書目前已絕版,歡迎至各市圖書館借閱、或前往博客來試閱~
更多推薦閱讀: